关于马铃薯病虫害防治
1、综合防治
由于除草剂超量使用,使土壤中的除草剂含量严重超标,再加上气候逐年变暖,冬季土壤冻层厚度变浅,致使各类病菌存活,因此,出苗后的综合防治很重要,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,出苗10厘米—15厘米时,主要预防除草剂药害、炭蛆病、微量元素缺乏症及其它各种病害。防治方法:多种制剂混在一起防治。
2、晚疫病
马铃薯收获机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块茎、茎及叶片的一种真菌性病害,可通过土壤、种薯、植株、空气、雨水等传播。一旦发生,便难以控制,对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,必须及早预防。
防治方法及措施:a、要选择抗病品种和未带病种薯。b、药剂防治:治疗剂有克露、杀毒矾、银法利、安泰生、金雷、阿米西达、瑞凡、疫霜清等。雨少时7—10天喷一次,雨多时5—7天喷一次,几种药剂交替使用,以免产生抗药性。当晚疫病大流行,药剂难以控制时,及时将其地上部割掉或用除草剂(百草枯)杀死茎叶,以防晚疫病侵入块茎造成薯块腐烂。
3、地下害虫
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、金针虫和地老虎,它较大程度地影响块茎的商品性。可用高效抵毒的75%辛硫磷乳油1kg,加水喷拌细土100kg,做成毒土播种时与化肥混合使用,每公顷撒施毒土200kg。
4、蚜虫
蚜虫是传播病毒的媒介,它能传播病毒而导致马铃薯的退化。防治方法主要是用40%的氧化乐果乳液600倍液或用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—20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雾。
5、瓢虫
瓢虫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叶片,幼虫一般躲在叶背面咬食叶肉,使被害部位只剩叶脉。如田间发生瓢虫,应及时用药,喷雾在叶背面,效果佳。